潍坊教师招考信息,不错过
教资面试初中语文试讲答辩(四)
小招今天为大家整理
2017潍坊教师资格考试面试: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试讲答辩【语音示范】
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
↓↓↓
【面试备课纸】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随意
【语音示范】
【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大意并掌握个别字词的含义及用法,掌握虚实结合的手法。
2.通过评析课文,感受文章所传递的韵味,提升对于文言类文章的感知能力。
3.体会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和渴望及对于人民理想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虚实结合的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和渴望及对于人民理想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吟诵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文学语言导入
导入语:同学们,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曾经说过,今天在实践中证明的东西,就是过去在想象中存在的东西,现代儿童作家冰心告诉我们,想象就是诗人的过程,那么远在千年之前的五柳先生陶渊明,他是如果发挥想象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记》,领略不一样的想象之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疏通句读,初知文意)
1.大声朗读,圈画不理解的问句和个别词语并反馈。
教师明确:重点讲解“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2.分段吟诵,概述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师明确:课文讲述了一位渔人偶然误入了一个和谐自然的村庄但后人无从找寻的故事。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小组讨论,选择其中一个任务进行分析。
A.重点分析桃花源内景状况,分析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怎样的桃花源。
B.诗人从真实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身份出发,又勾勒了虚构的景象,接着又以刘子骥等真实姓名收尾,这样的行文安排有何意义和作用?(制作任务卡,学生自主挑选)。
教师明确:
A.“豁然开朗”是对桃花源的初步印象,风俗淳朴,人们安居乐业,自由幸福,热情好客,淳朴真诚。
B.作者始终注意了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情节是离奇的,作者却是用写实手法描写,使人感到桃花源真实存在,虚实结合是将抽象与具体紧密相连,加强行文的真实与想象。
(四)小组活动,深化中心
戏剧表演:可供选择主题:发现桃花源、桃花源之旅、再寻桃花源。
(五)小结升华,任务预备
1.系统归纳本课已学知识,回顾所学。
2.情感升华本课所传递的思想,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和渴望及对于人民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对于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向往生活所付出的努力。
五、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桃花源记》答辩
问题:教师范读具有重要作用,请你朗读第一至二自然段。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朗读时注意停顿和重音,且富有情感)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各位考官!
PS:明天大家想听哪一门学科的语音示范?
在下方给小招留言吧~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多面试备考攻略。
↓↓↓
【重要通知】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辅导课程
第二波优惠来啦!
错过了第一波,不能再错过第二波
截止到12月24日24点(明天晚上)
2天强化提升班仅需380元
4天4晚精品集训班,仅需880元,不过全退;
5天5晚特训封闭非协议直降800,协议直降2000元
回复【面试备考课程】,查看具体课程详情。
☑ 潍坊中公教育:奎文区四平路与行政街交叉口东南角(风筝广场东南角)中公教育大厦3楼
0536- 6100017 8229697
☑ 奎文中公教育:奎文区东风街8081号东盛广场4楼
0536-6100017
☑高密中公教育:人民大街市政府西20米
0536-2631688
☑安丘中公教育:商场路122号大华名府沿街
0536-4858581
☑寿光中公教育:圣城街与幸福路交叉口东300米路南
0536-5201017
☑ 青州中公教育:云门山北路九州名座沿街商铺15号
0536-3503885
☑诸城中公教育:繁荣东路81号繁荣家园1号商铺
0536-6176150
☑昌邑中公教育:天水路新华书店西邻(两岸咖啡斜对面)
0536-7221767
☑ 昌乐中公教育:美联斜对面佳苑大厦三楼
0536-2188885
☑一对一公考咨询助手:
洋洋老师:17753617307(微信同号)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