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清 摄影|水清
三月的日子,处处是春天的消息。
吹来的风也真是温柔极了,伸开五指,感觉指尖要生出翠滴滴的叶子来。
春梅也开了,开得明艳,开得端庄,开得人心花怒放。
1
很喜欢苏州这个城市。
水灵水气,古雅,蕴藉,含蓄,又不失某种大家闺秀所特有的大气、洒脱。
这种特质跟梅是很相像的。
鸳鸯蝴蝶派小说家周瘦鹃(苏州人氏),在其一篇文章中提到过苏州沧浪亭对邻可园里荷花池畔的一株胭脂梅。
原文如下:
“梅花单是色彩娇艳,还算不得极品。一定要有水光,于是十全十美。
这株胭脂梅,就是好在有水光,普通的梅花和它相比,不免要自惭形秽的。”
我买的那本书还陪有插图,美得叫人瞠目结舌。这可真是所谓的“尤物”了。
2
苏州还有片梅山叫“香雪海”,一听这名字就叫人产生香格里拉般美好的念想。
你能够想象到一山一山的梅放肆盛开,一大片的香气,一大片雪白吗?
我想,到了那地方,见了那梅花,闻了那香气,是会叫人产生自杀欲望的。
很奇怪,每每见了绝美的事物或景观,总有一种想要自杀的冲动。
比如蓝得彻底的天空,美到极点的音乐,漫山遍野的鲜花盛开。
在这样绝美的事物面前,真惊惶得叫人手足无措,叫人透不过气来。
想要在此绝美的事物面前自杀“殉美”,但在那种情况下,又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自杀方式。
仿佛,任何一种方式都是对美的极大亵渎。
有时候的自杀,是一种美。比如日本那个跟千纸鹤有关的故事。
但在这种大美、绝美面前,任何一种死亡都是丑陋的。
这可真是叫人不知怎么办才好。这可真是惊惶得叫人手足无措了。
有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人类会在这样绝美的事物面前产生自杀冲动呢?或许,这跟人类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自卑情结有关吧!
张楚说:春天有温暖的灵感,还有痛苦的幻想。
这真是一个让人抓狂的季节了。
3
春梅固然艳丽又端庄,然而我最爱的还是隆冬时节的腊梅。
幽淡娴雅古致内蓄,绝不张扬。
辛弃疾有句词:“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说的是梅特蕴的气质。
但辛在这里强调的是梅的刚烈,是凌寒独自开的精神。
在我看来,花毕竟是花,有刚烈,也得有点女性特有的柔媚才行。刚柔并济、外柔内刚,才更人性化,才更惹人爱慕。
太过于刚烈的女子,来不得一点柔软的手势,总是给人一种异样的距离感。
我最喜欢的女孩就是外柔内刚的那种。
外表干净、温柔,不多话,就这么坐着,一起看书,偶尔抬眼相视一笑。
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空间,心胸开阔,善良坦诚。有刚性,对某些事物会勇敢地说“不”或进行谴责……
4
《红楼梦》里面就有这样一位女子。宝玉曾向她乞梅。
冰雪玻璃世界。盛开的红梅。两颗惺惺相惜的心。
妙玉是万物不入她眼的人,孤傲,自由,凡事都由着自己性子,绝不看人脸色行事。这点跟梅其实很像。
欣赏妙玉的人很少,“过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此话不虚。
书里一般人都讨厌她,比如李纨这个柔善无骨的女子也称“最厌妙玉为人”。
但是,宝玉欣赏她。
因为这份知遇之恩,别人去乞梅,她自然是不肯的,惟独宝玉去,才有收获。
而且收获的是一枝绝妙的梅花,折回来后众人“啧啧”称奇。
可以想见妙玉挑这枝梅花,是花了怎样大的一番心思。
不少人认为宝玉与妙玉感情暧昧,揣测妙玉暗恋宝玉,高鄂续书更是把妙玉写得恶俗不堪。
他写妙玉见到宝玉时的脸红心跳,写妙玉坐蒲团时因心猿意马而遭恶徒闷香被劫,被轻薄一番后下落不明。想来结局也不会好。
“风尘”一词,是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
依高鄂的看法,妙玉对宝玉有感情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于是,就用他的“如橼巨笔”“刷刷刷”给妙玉定下这个结局,以示惩罚。这种做法是最最下三滥的。
我对高鄂的续书并不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毕竟有些地方写得也委实不错,他在文学史上也是有一定贡献的。
但我最最厌恶他对妙玉的安排。不光是结局,还有她对宝玉之情的恶俗表现。
刘心武在他那本年度畅销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中,讲到宝玉与妙玉是高级的情感交流,是惺惺惜惺惺的心灵交流,他否定了他们之间异性之间的感情。
我倒以为,这其实未必。
心灵知己上不知不觉地加上异性之间的感情,比如所谓的“红颜知己”,这是很正常的。
又不是单单只是心灵交流没有异性之间的感情,就很高尚很让人“仰之弥高。”
其实,到底有没有爱情产生,当事人(宝玉与妙玉)自己或许也是感觉不清楚的。
本来嘛,人类的感情就是最最复杂的东西。自己都不清楚,何况透过三千纸背的我们。
寻章摘句、牵强附会地去讨论他们之间有没有爱情,那真是一件徒劳无益的事情。
5
记忆中最美的腊梅,还是高三时,文科班楼下的那株腊梅。
那时候我们的文科班是在生物化学楼,春天有迎春花香玉兰花香,夏天有荷花香,秋天有门口的桂花香。一株金桂一株银桂,年岁很久的样子。
冬天有腊梅花香。花开的时候,有同学会偷偷折到教室里来,一教室的幽香。
那所高中是在浙江一个躁动的小镇上。校名是五十年前建校时挂在大门右侧上的,白底木板上刚健的墨笔写着校名。
在我们这一届离校之后,校门建在了西门,现代化,失去了很多东西。
进校门,是音乐楼,很古老的那种。
有钢琴房,有很好听的钢琴声叮咚,水般滑落,掉在地上,仿佛会开出一朵莲花似的。
现在的音乐楼重修过了,没去看过。
学校里有两个池塘,刚进门的那个,是荷花池。
小时候去偷过莲子吃的。后来,很多人在里面洗衣服,荷花就不开了。
还有一个池塘,左边是片小小的树林,右边是宣传窗还有梧桐树,我们在里面钓鱼钓龙虾。
树林左边是图书馆,很古老的房子,有青色的围廊,白色发黄的墙壁。
在我们走的那年被定为危房,现在是早已经不在了。
那个图书馆有很多发黄发霉的书。学生只能两周借一本。
现在被我定为所谓文学基础的书,很多都是在那里看的。红楼梦、张爱玲、沈从文、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
那所学校离我家很近,才三四分钟的走程,小时候常常去玩。在幼小的心灵里,那所高中是世上最美好最神圣的。
现在已在奔四的年纪上,再回头看那所曾经住过的高中,却发现他比大学还大学。
她一直住在我内心深处最神圣最美好的位置,因为她是我小时候所殷殷向往的。
年岁渐长,有许多故事沉淀下来。
街市永是太平,世界永是热闹。发生了什么,再怎么轰动,都会归于平静。
越来越相信偶然的宿命。
什么人走过,什么人掉落,也不过是如此罢了。
——END——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通道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赞赏我
作者简介:
水清
瞎扯淡的中学语文老师
喜欢民国、金庸、张爱玲、红楼梦
有温度有深度的文艺,偶尔性感妖娆
公众号:水清的八卦民国(ID:shuiqing2018)
推荐阅读:
感谢小二姐带来的女文青的“春天”
无问西东|那些没有娶到佳人的才子,后来怎么样了
水清的八卦民国
有温度有深度地八卦民国时期的情感婚姻、奇闻轶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